2018年7月2日,在包头钢铁职业技术学院学生活动中心,包头市心愿公益协会和包头市委统战部公益专委会联合推出的“好习惯养成”奖学金项目走进了我们的校园。参加本次活动的有学院学生工作部的领导,学院心理健康中心和对心理健康教育感兴趣的老师们,学院心理动力沟通协会和学生党校的同学们,心愿公益协会和读书协会的老师们也积极参与了进来。
心愿公益协会的孟凡成会长对这个活动进行了详细的介绍,这个项目主要是通过给贫困家庭孩子每月奖励100元的方式,促成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他们因为这些习惯而受用终身,改变人生。经过公益部门长期的工作积累,发现贫困家庭的孩子,除了物质缺乏之外,他们更多的缺少被发现、被肯定的机会。他们大多非常自卑不自信,觉得社会对他们不公平。相比物质,这对他们未来一生的影响更加严重。同时,社会帮扶大多表现为直接的物质赠与,这种馈赠的公益方式,容易让孩子产生“等靠要”的惰性思维,非常不利于孩子未来的健康成长。所以相关部门希望能够有一种公益的方法,既能让孩子有尊严、有付出的得到他们想要的东西,同时还能够给他们一个被发现、被肯定的机会,让他们慢慢走出自卑的阴影,拥有自信。如果同时再能够让他们养成一个良好的、受用终生的学习习惯,那就更好了。

成立“好习惯受用终身”奖学金,从九原区沙河五校选出30名贫困小学生(这些孩子大多是留守儿童,父母不在身边,家庭关系复杂。租住在破旧不堪的棚户区,120元就是他们全家一个月的房租),准备30本特别的图画书和作文本让他们挑选。喜欢绘画的可以选择图画本,喜欢写字的选择作文本。要求他们坚持每天画一幅画或写篇作文。每月给坚持者发100元奖学金。绘画或作文特别好的孩子,可以得到300元奖学金。一批孩子坚持奖励一年,一年后,换下批孩子。对于孩子,他们通过自己的坚持,每月可以至少获得100元奖学金,并且奖学金是通过自己付出坚持获得的,是份有尊严的荣誉,培养了他们的自信。


根据活动要求,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将在场的老师与学生们分成了五组,每一组由一名老师带队,十余名学生组队,每组负责六名孩子的日记评审。我院学生在此次活动中主要担任评判的角色,就是对每一位孩子书写的日记与绘制的图画进行审阅,给每一篇日记书写评语。在进行审阅前,孟会长对同学们提出了两点要求:1、认真对待每一本日记,尊重每一份劳动。在审阅日记的同时,心愿公益协会的工作人员会将对应的作者家庭情况调查表发到同学手中,同学们可以两者结合,运用自己所掌握的心理学知识来发现孩子们是否存在心理问题,并通过评语向孩子们传递正能量。2、保护好每一位作者的个人隐私。孩子们的文笔很稚嫩,但也很真实,很可能在审阅的过程中会触动我们心底最柔软的部分,如果我们想拍照留念或发朋友圈时,请保护好孩子们的个人隐私!学院心理健康中心的老师也对同学们提出了自己的期望:希望同学们在审阅日记的时候把自己放在与作者等同的位置上,不要在心理上占据优势,要做到感同身受,使自己的心理素养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评审活动开始后,现场的气氛非常热烈,同学们各抒己见,积极参与讨论,对每一份日记都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大家共同思考评语,认真润色用词,执笔的同学也工整地书写每一个字,都希望通过这短短的评语把自己的那一份正能量传递给孩子们。各组的带队老师们也积极参与讨论,对同学们的不足及时进行补充,给同学们把好关。

活动共持续了三个小时,同学们做到了认真对待每一份日记,享受了评审的过程,使自己的心灵也得到了一次升华,最后同学们都强烈的表达了希望再次参加此类活动的愿望。心愿公益协会的领导也对学生们的付出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包头钢铁职业技术学院志愿者牵手“好习惯养成”奖学金项目圆满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