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和改进全区高校学生工作的意见
为深入贯彻《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于五年多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情况和下一步工作意见》(厅字〔2010〕5号)和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办公厅、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厅发〔2010〕64号)等文件精神,更好的适应高校学生工作形势发展的需要,现就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全区高校学生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性
近年来,特别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和教育部、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办公厅、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系列文件颁布实施以来,全区高校在“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理念的指导下,深入开展学生教育、管理与服务工作,在观念、内容、方法、手段和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探索与创新,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工作模式,取得了重大成效。高校学生工作在服务学校中心工作、维护学校稳定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当前不断变化的国际国内形势,使得大学生中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和思想观念日趋个性化、多元化、复杂化,学习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也发生了明显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艰巨性、复杂性越来越突出,粗放型、经验型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越来越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要求。
高校学生工作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承担着不可替代的职责,这就要求新形势下的学生工作必须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根据大学生思想变化和行为活动的新特点,着力在研究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等方面下功夫,在探索新形势下学生工作的新途径、新载体、新机制上下功夫;在增强教育管理与服务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上下功夫,更好地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二、加强和改进学生工作的主要任务
(一)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学生工作的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
1.健全学校学生工作的领导体制。学生工作委员会或学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把握学生工作方向,制定学生工作方针政策和目标。学校党委要设立学生工作部。党委学生工作部负责规划学生工作,负责学生工作相关部门的协调工作,负责学生工作干部队伍建设,会同有关部门做好全校学生工作干部的选拔、培养和考核工作。党委学生工作部长兼任学生处长,校团委书记、就业等有关部门的负责人可兼任党委学生工作部副部长。学工部长原则上要列席学校党委会。
2.明确学院(系)分管学生工作领导的职责。学院(系)分管学生工作领导主要负责本学院(系)学生的教育、管理、就业、党建和共青团工作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明确校团委和学生处职能分工。学生处负责学生思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日常管理、学生资助、奖励、惩处等工作;校团委负责全校学生的第二课堂活动和校学生会、校学生社团工作的指导。
3.加强学生工作长效机制的建设。要建立和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各司其职,专兼职队伍相结合,各部门紧密配合、学生自我教育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要不断推进大学生全程化教育管理与服务,各高校要根据本校实际,制定加强和改进学生日常教育管理与服务工作的具体实施意见,整合多渠道、多部门学生教育管理的合力,积极推动各项工作目标的实现,不断提升学生日常教育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水平,增强学生日常教育管理的实效性。
4.着力加强学生工作队伍建设。队伍建设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强本固基之举,学校党委要把建设一支作风正、能力强、素质高的学生工作队伍作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坚持“高进”原则,完善选聘机制。各高校要研究、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实施办法》等具体意见。按照“以专为主,专兼结合”的原则加强辅导员队伍的配备工作,要严格按照教育部规定的师生比不低于1:200的比例设置专职辅导员岗位,并从学校实际出发,通过多种渠道选聘人员从事专兼职辅导员工作,动员和鼓励专业课教师兼任辅导员。要坚持“严管”原则,完善管理机制。各高校要根据中央和教育部有关文件规定,结合本校实际,进一步细化学生工作队伍的职责和岗位要求。学生工作部门具体负责辅导员队伍的评聘、考核、培训、管理等工作。要根据辅导员工作特点制定科学的考核制度,将考核结果与职务聘任、奖惩、晋级等挂钩。对于考核优秀的学生工作干部,应当给予表彰和奖励。要坚持“精育”原则,完善培养机制。各高校要大力实施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工程,制定培训计划,加大培训力度,建立分层次、多形式的培训体系,不断提高学生工作干部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培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专门人才,选拔推荐一批从事学生工作的骨干进一步深造,攻读思想政治教育相关专业的硕士、博士学位。要积极创造条件,组织学工队伍参加社会实践、挂职锻炼、学习考察等活动,不断丰富他们的工作经验。要坚持“优出”原则,完善发展机制。要鼓励一部分有志于从事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同志走专业化、职业化发展道路,要把学生工作干部作为高校党政后备干部培养和选拔的重要来源,并根据本人的条件和志向,向教学和科研工作岗位输送人才。要建立完善学生工作专职队伍的激励和保障机制。坚持以科研带队伍,搭建思想政治教育的科研和实践平台。要完善全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专业技术资格评聘工作,各高校要建立辅导员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委员会,要制定具体措施落实辅导员双重身份、双重待遇、双线晋升的相关政策。
学校要像重视教学业务骨干一样重视班主任的选拔、培养和使用。要建立班主任工作的激励机制和政策导向,进一步完善《班主任工作规定》和《班主任工作考核指标体系》,中青年教师必须担任两年以上的班主任工作,并将考核结果与职称晋升、岗位聘任、岗位津贴和考核评优挂钩。要引导教师积极主动承担班主任工作,认真履行班主任职责,确保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各项任务的基础性工作得到落实。
(二)明确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手段,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1.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要认真贯彻落实《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高校工委关于印发〈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等教育育人全过程指导意见〉的通知》(内党高工发〔2011〕4号)精神,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青年、教育学生,深入开展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的教育,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继续深入推动形势与政策教育,积极邀请党政领导、相关专家结合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开展解惑答疑活动。要引导大学生参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活动。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以重大节日为契机,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激发广大学生的爱国热情。要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建立诚信教育、基础文明教育和典型示范教育的长效机制,不断推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要加强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和党的民族政策教育,制定“民族团结教育实施方案”,将民族团结教育作为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的主题,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充分认识尊重民族平等、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意义,增强民族团结的凝聚力。
2.分层次开展学生日常教育管理与服务工作,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各高校要结合本校实际,突出学校特点,构建分层次教育模式。要系统地规定大学期间全过程日常教育管理与服务的主要任务,明确不同年级、不同阶段的工作目标和工作重点,对学生进行分层次、分阶段教育,实行精细化管理。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的规律,推进大学生全面协调地健康发展。
3.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更好地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培育和形成良好的教风、学风和校风。加强校园红色文化建设,以节庆日为契机,开展“我爱我的祖国”、“党在我心中”等红色文化活动,让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时代精神在广大学生中不断传承、发扬光大。积极加强校园品牌文化建设,建设体现民族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品牌文化。注重发挥学生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加强对大学生社团的指导和管理,完善《大学生社团管理办法》,引导学生社团健康、有序、规范的发展。
4.深化实践育人环节,探索培养大学生社会实践和创新精神的有效途径。学校要把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作为增强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抓手,纳入教学大纲,规定学时和学分,列入精品课程建设,探索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创业就业相结合的有效途径。要营造浓郁的学术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建立《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管理办法》、《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奖励办法》等规则制度,鼓励和吸引学生参加各类科技创新活动。注重大学生科技创新实验室的建设,为学生开展课外科技活动搭建平台。组织开展“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创业计划竞赛,带动和影响更多的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
5.创新学生党组织活动和工作方式,有效发挥学生党建工作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学生党建工作,切实增强学生党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通过开展扎实有效的“优秀党支部”、“优秀党员”达标创建活动,进一步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要创新学生党组织的活动方式,改进学生党组织的工作方式,积极推进党组织进公寓、进社团等大学生党建工作新模式;要实现学生党员教育经常化、党员管理规范化以及党员发挥作用具体化。
6.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积极打造健康向上、生动活泼、双向互动的网上教育新平台。要利用校园网为大学生学习、生活提供服务,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不断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和空间。要建设好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主题教育网站和网页,积极开展生动活泼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形成网上网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学生工作部门领导、专职辅导员、班主任等都应建立个人博客、向学生公开电子邮箱,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要密切关注网上动态,了解大学生思想状况,加强同大学生的沟通与交流,及时回答和解决大学生提出的问题。要运用技术、行政和法律手段,加强校园网的管理,严防各种有害信息在网上传播。要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形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牢牢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
(三)突出管理重点,改进管理方式,提升大学生管理的有效性
1.学生管理工作是学生工作的重要环节,是保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到实处的基本保障。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管理制度的建设,要制定一套科学合理规范、符合学生工作实践的学生管理制度。
2.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和安全防范工作。要深入开展学生安全教育工作,做好安全防范常识的普及和应用,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学生的避险能力,确保学生的生命安全。要在学生公寓等学生学习生活集中区域,增加技防设施,推动科技创安工作,要加强学生应急避险演练等活动,加大隐患排查力度,确保校园安全稳定。
3.推进大学生管理工作的精细化。要注重管理中的薄弱环节,突出管理的针对性,针对不同年级不同群体学生存在的突出问题,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要坚持“做精、做细、做实”的原则,通过“关注特殊学生,开展针对性教育”、“完善谈话制度,加强沟通交流”、“倾听学生意见,了解思想动向”、“走入学生家庭,开展家访活动”等工作,真正把学生管理做具体、做扎实、做出成效。
4.把学生公寓作为学生日常教育管理与服务的重要阵地。建立和完善学生工作干部夜间值班制度,选聘辅导员进驻公寓,定期组织学生干部、班主任到公寓开展“集中服务”活动和各项校园文化活动。要推进党团组织进公寓,党团活动深入公寓。建立学生宿舍日常卫生、纪律、宿舍文化等综合成绩的量化管理,与学生评优、奖助学金评定等挂钩的机制。建立宿舍信息员制度,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5.开发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提升管理水平。实行学生基础信息的网上管理,把学生个人信息、奖惩情况、勤工助学、贷款情况、贫困生情况、管理队伍、班级管理等学生基础信息集成在《学生基础信息管理系统》中,使其具有学生各类信息的查询、统计等功能。
(四)加强和改善学生服务工作,努力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提升教育效果
1.在坚持学生为本的育人实践中,各高校要抓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主体发展的有效契合点,加强和改善学生服务工作,真正瞄准学生各方面的需求,开展细心的教育、辅导和服务。进一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内容方法,建设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强和改进学风建设,把学风建设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发挥教风对学风的主导作用、教学管理对学风的保障作用和学生工作对学风建设的促进作用,有效的教育引导学生,促进优良学风的形成。
2.针对学生学业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帮学活动,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要把帮助学生就业、提高就业质量作为学生最大的利益来维护,全力做好就业工作。要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助奖学金为主的资助政策体系,大力开展“解困、助学、励志、成才”教育活动,努力推动助困育人。要高度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健全和完善“学校、学院、班级、宿舍”心理辅导与服务网络体系,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预警和心理危机干预机制。要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和专题讲座,广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工作。加强心理辅导与服务中心的人员、经费和场地、硬件建设,重视学校“心理示范中心”和各学院“心理辅导站”建设,努力为大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要结合我区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比例高、少数民族学生生活相对困难、就业压力大等特点,重点解决少数民族学生学业、生活、交友、择业等方面存在的实际问题,为少数民族学生发展成才提供良好环境和平台。
三、切实加强对学生工作的领导
1.全区高校要从全面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高层次人才,维护学校稳定的需要出发,深刻认识加强和改进学生工作的重要性。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及时研究解决涉及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各高校党政领导要高度重视学生工作,形成共同关心支持学生工作的合力,努力营造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的氛围。
2.要充分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主课堂、主渠道作用。要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摆在学校各项工作的首位,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学校各部门要明确各自责任,密切协作,切实做好相关工作。
3.要切实落实学生工作的保障机制。要加大学生工作的经费投入,按照生均不低于30元(不含奖励、资助经费)保障经费,合理确定学生工作方面的经费投入科目,经费实行预算单列、部门管理,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学校要为开展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提供必要的场所与设备,建立大学生活动中心。要把学生工作作为对学校办学质量和水平评估考核的重要指标。学校党委要定期听取学生工作汇报,专题研究学生工作,制定和落实有关政策。